經過六個季度的持續增長,G20 國際商品貿易額在 2022 年第一季度再創新高。按現價美元計算,與 2021 年第四季度相比,進出口分別增長 3.6% 和 5.8%。
交易商表示,由于印尼限制棕櫚油出口以及新德里允許免稅進口豆油,印度棕櫚油進口量可能下降 19% 至 11 年來的最低水平,因為現在更便宜的豆油占據了更多市場份額。
2022年4月全球粗鋼產量數據:包括按地區劃分和按國家劃分。
國際文傳電訊社周三援引俄羅斯副外長安德烈·魯登科的話說,俄羅斯準備為運送食品的船只離開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走廊,以換取解除一些制裁。
一系列因素幫助亞洲的供應鏈比世界其他地區更好地抵御了 COVID-19 大流行。但需要保持警惕,以維持這些重要的貿易聯系。
就在零售商和制造商準備在秋季和年末假期之前開始季節性進口熱潮之際,美國的海港已達到極限。4 月份,在美國最繁忙的洛杉磯和加州長灘港口綜合體,集裝箱在被卡車提走之前平均在堆場中停留 6 天,而通過鐵路運輸則需要 9 天。
美國的海港是貨物進出美國的重要門戶。去年,許多西海岸港口難以跟上來自亞洲的大量貨物,導致向美國消費者交付家居用品、電子產品、節日禮物和其他產品的時間很長。
面對迫在眉睫的船員短缺,臺灣航運公司與中國臺灣當局聯手,啟動了新的本地招聘和學員運動。
在世界銀行和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局制定的第二版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 (CPPI) 中,中東港口占據了前五名中的四個。
墨西哥灣沿岸港口的鋼材、膠合板、家居用品和乘用車進口量繼續強勁,石油和原油出口量繼續強勁。休斯頓港集裝箱量增長 21%;新奧爾良港的雜貨增長 115%。
2022年1-4月中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小幅增長1.7%,達到9100萬標準箱。同時,2022年1-4月,中國港口貨物量為49.05億噸,同比增長0.2%更小。
墨爾本港的集裝箱運輸總量在今年第四個月下降。與 2021 年 4 月相比,澳大利亞港口的集裝箱總吞吐量(滿箱和空箱)下降了 5%,報告為 255,193 標準箱。
根據 Future Market Insights (FMI) 的一份報告,到 2022 年,全球支線集裝箱市場的總估值預計將達到 78 億美元,該報告顯示,隨著銷售額以 5.9% 的復合年增長率 (CAGR) 增長,市場到 2032 年,規模將超過 138 億美元。
以色列集裝箱運輸公司 ZIM 已將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添加到該公司的兩項服務輪換中。
每年近 2 萬億美元是美國西海岸港口的國民經濟價值,但從長遠來看,它們的增長受到威脅。
隨著上海準備下周全面重新開放,供應鏈利益相關者的注意力轉向了為期兩個月的新冠疫情封鎖可能帶來的制造和擁堵余震。
盡管受到廣泛的 Covid 限制措施的影響,包括天津的另一次封鎖,中國港口的集裝箱量在 1 月至 4 月期間略有增加。
日本鋼鐵聯合會周一表示,日本 4 月份粗鋼產量較上年同期下降 4.4%,原因是由于供應鏈長期緊縮和中國的 COVID-19 限制,生產商對汽車行業的需求放緩做出了反應。
波羅的海交易所的主要海運指數(BDI)周二下跌,結束了連續五個交易日的上漲,因為大型船舶板塊的海運費下跌。
美國商業活動在 5 月溫和放緩,原因是價格上漲冷卻了對服務的需求,同時由于中國的 COVID-19 封鎖和烏克蘭持續的沖突阻礙了工廠的生產,供應再次受到限制。